本項目針對研究區低滲儲層特征,開展地質和壓裂建模,并結合壓后排采數據及壓恢測試進行分析,有效評價壓裂改造效果,解決儲層改造后排采壓力和產量同時遞減的試井解釋難題。同時結合儲層改造工藝適應性評價,建立適合本區的儲層改造后評價方法,提高壓裂后評價準確率,指導現場生產,為儲量計算及產能建設提供可靠依據。
區塊地質建模、低滲儲層壓裂滲流建模研究:
建立地質模型、低滲儲層壓裂滲流模型,進行精細地質描述,包括滲透率分布、地層壓力分布以及裂縫規模的動態變化。
基于壓后排采數據分析、壓恢測試分析進行綜合評價方法研究:
建立低滲儲層改造后排采時壓力及產量數學模型。
考慮均質無限大儲層、壓裂井、邊界類型等因素,建立產量的表達式和壓力導數的表達式。
建立壓裂后退液試產分析的試井解釋圖版。
利用排采數據進行參數求取,與關井壓力恢復測試反演求取的地層參數對比。
結合地質建模、壓裂建模、排采分析、壓恢測試分析綜合研究:
建立適用于低滲儲層改造后的評價方法。
研究區的巖相復雜、非均質性強,儲層改造后又形成復雜的裂縫系統,壓后評價必須考慮這些特點。并且壓裂改造后的滲流方程非常復雜,只能采用數值模擬技術。本項目軟件根據輸入不同位置處的滲透率、孔隙度及地層壓力等變化情況,研究滲流區域的網格劃分,滲透率、孔隙度及地層壓力在各網格面上的插值算法等一系列研究,以及相控建模研究。解決網格劃分、偏微分方程的離散、大型稀疏矩陣預處理與求解、計算可視化及復雜地質條件的計算建模等一系列問題。通過建立壓力及產量同時遞減數學模型及不同地質模型下試井解釋圖版,解釋求參。通過地質建模、壓裂、排采、壓力恢復測試等綜合分析,實現低滲儲層改造后有效評價,具有獨有的技術優勢。